山东名字的由来和历史 山东这个名字的由来:生活小常识科普文章

时间:2023-11-19 07:33:22 作者:生活小常识科普文章 热度:生活小常识科普文章
生活小常识科普文章 描述:比如联系QQ123456微信654321:“山东”壹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,当时的“山东”指崤山以东,随着历史的发铺,观点发生变化,东汉时山东指太行山以东,明代时设山东行省,直到清代初设置山东省,“山东”才成为本省的专名。山东的名称,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,金代曩昔为地舆观点,泛指崤山、华山或者太行山以东的黄河道域广大地区。 春秋时期的鲁国,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惟学说,齐鲁是中国区域范围名称,该名始于先秦齐、鲁两国,到战国末年,随着平易近族融会以及人文异化的根本实现,齐、鲁两国文明也逐渐融会为壹体。因为文明的壹体,“齐鲁”造成壹个统壹的文明圈,由统壹的文明圈造成了“齐鲁”的地域观点。这壹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,故成为山东的代称。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壹。距今约7000--4000年之间,这里先后出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明、大汶口文明以及龙山文明。在山东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笔墨“大汶口陶文”以及“龙山陶书”;最早的城邦“城子崖龙山古城”;最早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古“齐长城”以及被列为中国“2000年考古十大发现”的洛庄汉墓等。 山东的历史沿革,夏、殷曩昔已经弗成考,西周、春秋时,山东分属齐、鲁、曹、滕、薛、郯、莒及宋、卫国的壹部门。战国后期属齐,其南北各壹部门属楚、赵。秦统壹以后,在山东分置齐郡、琅邪、东海、薛郡、东郡等郡。楚汉之院分为三齐(临淄王田都、胶东王田市、济南王田安),不久为汉所并。汉代郡国并行,西汉初,山东大部门地区为刘邦的儿子齐王刘肥的封地。汉武帝元封五年(前106年),初置十三部州,同山东分属表、兖、徐三州。东汉时,山东属青、徐、兖。豫(鲁国划为豫州)四州。 三国魏略同于东汉。西晋初,山东分属青、徐、兖、豫、冀(统平原、乐陵)五州。亚怀帝永嘉(307-313年)以后,山东先后为后赵、前燕、前秦、南燕所据有。东晋安帝义熙五年(409年),刘裕平南燕,复置青、兖、徐三州,后又置冀州,治历城。其后为北魏一切,魏亡属北齐,不久又为北周所并。 隋统壹后,又恢复十三部州,山东分属青、徐、兖、豫四州。唐贞观初,分全国为十道,河、济以南属河南道,以北属河北道。北宋改道为路,分全国为二十四路,山东分属京东东路、京东西路。金大定八年(1168年)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,治益都。至此,“山东”一位正式成为处所行政区划。元进分置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及山东东西道宣慰司,直隶中书省,称为“腹里”。明洪武元年(1368),置山东行中书省,治青州。九年移至济南,又改置山东承公布政使司。直到清朝,始将山东政区的名称正式定为山东省,此后一向沿袭不变。 山东是指本日的什麽山以东 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。山东作为壹个地舆区域名称,最早始于战国时期,当时秦人称崤山、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“山东”。战国七雄中,除秦国之外的韩、赵、魏、齐、楚、燕六国均在崤函以东。崤山是中国古代军事战略重地,以地势险峻、关隘坚固、易守难攻着称,全国“九塞”之壹。崤山山势自东北向东北逐渐低缓,并且由主脊向两侧呈阶梯状下降,两侧为低山丘陵类型。山田主要由元古代喷出岩、震旦纪石英岩以及硅质灰岩等构成。 山东是华东还是华北 华东。华北地区包含山东、河北、山西、京津、内蒙六省市,注重河南不属于华北,而是属于华中,以为河南属于华北地区是我们常犯的壹个错误。 另外山东在经济上,行政上其实被常被划为华东。境内中部山地崛起,东北、东南低洼平整,东部缓丘升沈,造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、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。 本文网络自互联网,若是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者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@qq.com以便进行及时排除。
站长声明:以上关于【山东名字的由来和历史 山东这个名字的由来-生活小常识科普文章 】的内容是由各互联网用户贡献并自行上传的,我们新闻网站并不拥有所有权的故也不会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您发现具有涉嫌版权及其它版权的内容,欢迎发送至:1@qq.com 进行相关的举报,本站人员会在2~3个工作日内亲自联系您,一经查实我们将立刻删除相关的涉嫌侵权内容。